蘇文峰
上帝的救贖大工,在歷世歷代、萬國萬民中,不斷進行;祂對現代中國人的拯救計劃,也在20世紀中國翻天覆地的時局中,藉許多傳道者、學生和眾信徒,施行奇事。
早在1910年,第一個產生於中國學界,面向知識份子的佈道團體 “中華學生立志佈道團”,就已成立。在各校的團員共有1170人,是中國最早的大學生團契。
1920年代,基督教小學、中學、大學建校,許多新中國優秀的人才,接受現代化教育,成為基督徒。1927-1937年的10年大復興時期,更有許多學生參與伯特利和宋尚節等佈道團。
1940年代的學聯會,在抗戰後期及內戰時期,帶領大批中國學生信主及獻身傳道(詳見本書G04《主愛在校園》)。這段時期興起的校園事工,並未因中國大陸政權的改變而停止,卻在港、台、新、馬等東南亞地區,薪火相傳,裝備了極多優秀的學生,儲備了1950年代起美國、加拿大查經班的核心同工。
1950年代:萌芽期
1950年代萌芽的美國華人基督徒留學生,可說是上帝為自己的國度,在大洋彼岸培育的種籽。他們當中的慕道友,在尋求美國夢的過程中,從不信有神到認識上帝;而基督徒留學生,則在追求學術、信仰的新大陸中,長大成人。本書G02《學生工作的源革與北美教會的關係》一文,對這40年各時期上帝引領的軌跡,有詳細的研析。
早在1950年,美國第一個華人查經班“紐約中國基督徒團契”,就已經在曼哈頓的Riverside Church聚會,由許牧世、黃永熙等共同帶領。這個初結的果子,成為後來許多查經班的榜樣。1958年明州雙城華人基督團契,1959年波士頓(MIT)查經班成立,而1957年美國第一次華人學生退修會在賓州舉行,則開創了“學生主導+福音機構推動+營會團聚激勵+查經班跟進”的模式;為1960年代遍地開花的查經班,設立了楷模。
1960年代——1970年代中期:成長期
隨著港、台、新、馬1960年代的學生出國潮,美國華人查經班在這時期蓬勃發展;幾乎每個有研究生的大學,都有華人查經班,這盛況在其他族裔留學生中並未看見。1961年,美國已有約30個查經班。本書中報導的1962年密西根州立大學中國基督徒團契,1962年伊利諾大學華人基督徒團契,1964年安城(Amherst)查經班,1966年費城查經班,1966年羅省(Los Angeles)基督團契,1969年若歌查經班……都在這時期紛紛成立。
1965年,美國總統詹遜(Lydon Johnson)簽署了移民法案,開放中國(及其他國家)每年2萬個移民名額。這個法案成為美國華人教會重大的轉折點,許多華人留學生申請永久居留。他們落地生根、成家立業後,成為教會的中流砥柱,可以在佈道、造就、培育、牧養、管理上,承先啟後。
查經班的廣化和深化,在這時期與時俱進。
查經班成長的關鍵因素
從本書孫寶年、張福森、莊祖鯤、高榮德、許事天、楊傳英、林慈信、裴重生、賀宗寧、王禮平、王星然……多位作者對這時期查經班的回顧,可歸納出1960-1970年代中期這段時間,美國華人查經班成立和成長的7個關鍵因素:
- 中國和東南亞校園事工的果效
1940年代,許多在學聯會蒙召的中國“大學生”和傳教士,1950年後轉到東南亞,幫助了台灣校園福音團契(CEF,1957年成立)、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(FES,1957年成立)和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越南等地區的華人學生事工。他們透過小組查經、學生團契、教師團契、福音營、造就營、靈修班和文字工作,培育了極多的基督徒中學生和大學生。一些畢業後出國的留學生,將身受其益的聚會方式和事工理念,承傳到北美,直接促成了查經班和學生團契的建立。
- 美國教會信徒和退休宣教士的愛心
從本書眾查經班和教會的回顧中,看到許多美國當地教會信徒和退休宣教士的名字。例如:明州雙城教會的Victor Christianson,芝加哥的Russel Glaziar,印城華人教會的Donald Irvine,亞特蘭大的Sandell夫婦等等。他們開放家庭,關懷探訪,帶領查經;不少退休宣教士還能用國語講道。他們成為許多海外遊子的教父教母(god parent),也是華人教會初創時的屬靈導師。
不僅在美國、加拿大各個大學附近的城鎮,常見這些天使般的身影;德國的葛忠良夫婦(Siegfried Glaw)、英國的林克己夫婦(Keith Ranger)、新西蘭的蘇美恩教士(Ann Scott)等,都是令人難忘的“海外中國學人之友”。
- 身心靈的全面關顧
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海外學生,很需要家的溫暖和知己好友的相交。因此,查經班窮學生之間衣食住行的相濡以沫,產生了極大的凝聚力;親如手足的相知相愛、相依相屬,結成濃厚長遠的主內情誼;聖經真道的嚴謹查考,飽足了飢渴慕義的信仰需求。本書中E22《我們》所描述那個查經班的趣人趣事,是當年查經班生活生動的寫照。
- 由學生主導、長輩輔導
早期北美大多數的查經班和校園團契,是由留學生自動自發成立的,在節目、策劃、帶領、聯絡、財務上,都有強烈的自主性;但在成立成長的過程中,有一些傳道人或長輩從旁指引輔導。
這是中國大陸1940年代、港台東南亞1950和1960年代的校園事工模式,在北美“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”。相對於1990年至今的中國大陸學生學者,1950-1980年來美的基督徒學生,許多已是港台教會成熟老練的青年精英,因此事工的自主性很強;但許多傳道人和長輩的屬靈教導和巡行幫助,卻是極重要的正能量。波士頓的嚴開仁,紐約的林三綱,賓州的周主培、韓偉,中部的王永信,西部的趙君影、于力工等,在本書許多文章中常被感念。
- 基督化家庭是穩固的基礎
當年那些有家室的學生、教授、專業人士,可以接待、聚會、探討、關懷、協談、奉獻,成為單身學生最愛去的避風港,是流動性極大的學生團契和移民教會,最需要的中堅力量和穩定因素。這寶貴的家庭資源,今日同樣需要。
本書E1670年代《費城查經班》一文中,林慈信說他當年常在韓偉家中聚會,又在趙天恩家 “不知喝下幾十加侖的橘子汁(大笑)。”E20《友誼》中描寫一位查經班的老大姐,被要求出面調解年輕男女交友問題,都栩栩如生。
- 各地區各類型營會和查經班的互動
隨著散居各地的查經班紛紛成立,1960年代,使者協會在賓州舉辦的松溪夏令會(Pinebrook Conference),成為全美各查經班每年一度的造就、交流盛會,其功能類似1945年和1947年在重慶和南京的“全中國各大學基督徒學生聯合夏令會”。
在本書G03《神恩從北美查經開始》中,張紀德回憶“松溪夏令會通常是4天,每日以晨禱開始,而後有主題講道、小組查經、專題、見證分享等,都是豐盛的屬靈宴席。我們先後聽過許多上帝重用的僕人——于力工、林道亮、沈保羅、唐崇榮、滕近輝、吳勇、韓偉、王守仁等的講道及見證。70年代初,參加松溪夏令會的人數,從100餘人增到400多;有來自北美很遠很多地區查經班的領袖。”
到了1970年代,各地區的查經班更成熟穩定後,全國性的松溪夏令會漸漸被各地區性各類型的營會取代。例如:新英格蘭冬令會、紐約上州冬令會、紐約夏令會、使者家庭夏令會、美東夏令會、門訓營、中西部夏令會、美中北冬令會、基督工人訓練中心門訓營、美東南夏令退修會……等。
這些營會大多是附近幾個州的教會或者查經班聯合,每年一個較大的教會輪值主辦,其他地區教會協辦。在營會中領受教導、培訓、呼召,各群體之間彼此同工、分享、激勵;回去後將領受的信息和異象,落實在各自的查經班和教會。
這是中西教會史中常見的良性互動模式,許多個人和群體,結合成緊密的生命共同體和使命共同體。幾十年來,許多地區性的營會歷史悠久,成為華人家庭每年必去的活動;無形中老中青三代人各自結成知己好友,有不少留學生在營會中找到終身伴侶,傳為佳話。(詳見G01《美國華人校園事工的今與昔》)
除了營會外,各查經班學生間的串聯,也藉暑期短宣進行。最突出的一個是1965-1969暑期,王永信領導、由中國信徒佈道會召集的佈道團和“中華聖樂合唱團”,由華人留學生組成,用暑期到北美各地的校園和中西教會獻詩、佈道、見證,留下了佳美的腳踪。對參與者和聽眾,都帶來極大的復興(詳見本書G11《中華聖樂合唱團》)。1966年至1975年的“真理分享書社”,也是很有時代性貢獻的遠程中文圖書館。
- 查經班以建立教會為導向
查經班的成立,是上帝在海外中國教會所開創的美事。但因學生學者流動性大,人力財力靈力相對缺乏,且深受移民社會及留學生政策的局限;因此查經班成員在美國成家立業後,必須轉型成多元多齡的堂會制(Congregation)教會。
在本書中可看到,凡是能夠超越同質性的學生團契模式,有清楚的教會觀和宣教遠景,越早轉向堂會體制的查經班,越能全方位的實現上帝賦予地方性教會的使命。美國不少較成熟的大型華人教會,都是在查經班開始後約10年內成立的;例如:波士頓聖經教會、若歌社區教會、曉士頓中國教會、柏克萊中華歸主教會、山景城基督徒會堂、羅省基督教會……等。
1970年代中期—1980年代:建造期
1965年的美國移民法案生效後10年,美國華人社會和教會的成員,已經有了重大的改變。30歲以上的專業人士和新移民,已遠遠超過留學生人數。美國華人查經班也逐漸轉化成堂會型教會。本書介紹的美門華人基督教會、羅城華人基督教會、威明頓主恩堂、亞特蘭大華人教會、芝北華人基督教會、土桑基督徒國語教會……等,都是這時期成立的。
許多較早成立的教會,到80年代中期,已經生根建造,擬定教會規章,注重講道教導,購建教堂,裝備同工,拓展植堂,投入宣教,整合人才。許多學生畢業後成為教會的事奉同工,許多教授在校園中帶領學生信主愛主。前內地會總幹事高力富在《美境重尋》一書中說:“學生團契的成就與否,並不是以目前參加的人數多寡,甚至帶領了多少同學信主來衡量,乃是要有多少同學經查經班的訓練與造就,在畢業以後,進入教會參與服事的行列,成為當地教會事奉的主幹來評價。”這話應驗在我們中間了。
這時期雖仍有不少獨立的查經班(尤其是大學城地區),但大多與當地某一個教會密切連結,或由幾個教會聯合支援,視為教會的校園宣教事工。
上帝在這時期呼召了許多來美留學後工作的專業人士,進神學院進修,獻身全職傳道;還有許多全人奉獻的帶職事奉者,成為教會的長執同工。上帝預備了他們的專業知識,也鍛煉了他們的屬靈見識和成熟度,為要迎接1990年代至今另一波中國留學生和移民潮。
1990年代至今:承傳期
1989年6月以後,中國大陸及海外中國學生學者,均掀起了前所未見的“基督教熱”。極多的知識分子湧出國門,飢渴慕義。當他們進入北美教會及查經班的時候,許多在1950-1980年代裝備齊全、事奉熟練的基督徒,可以耕耘這新興廣大的福音禾田。
1992年美國通過《中國學生保護法案》(Chinese Student Protection Act of 1992),一次性給予1990年4月11日前抵達美國的中國大陸出生的留學生和人士永久居留權。這個法案產生與1965年的移民法案相似的效應,掀起新一波的中國移民潮。據統計,到1998年,共有5萬3千人得到美國綠卡。
這些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,大多是原已出國的學生學者,他們的配偶及家屬隨之來美。這一個新群體加入北美華人教會後,使得成員結構明顯改變。許多中西教會和學生事工團體,以宣教的心志投入中國學人事工,過去40年來成立查經班及教會的經驗和人才,成為極寶貴的屬靈資源。
這時期許多以中國學人為對象的查經班、團契、教會、營會、機構(如1992年《海外校園》雜誌,1997年《生命季刊》等)紛紛創辦。1990年代,可說是40年來美國華人校園和教會歷史的另一個重大的轉折點。
就如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一樣,上帝再一次選召了成千上萬中國大陸背景的學人,引領他們歸向主、受造就、得恩賜、肯服事。他們漸漸成為華人教會的多數會員和事奉同工;有一部分蒙召進神學院,成為全職事奉的教會傳道人和福音機構同工。估計這10年內在北美,約有10%中國學人信主,500人全職事奉。
到了公元2000年以後,隨著中國人財富增加,歐美經濟衰退,新一波自費留學潮和海歸潮同時興起。與前面幾個時期最不同的是,來美國讀書的本科生和高中生,已和研究生人數相當。這些新一代的小留學生,成為北美及海外各地華人教會,最急迫的宣教挑戰。
過去40年來校園和教會事工的榜樣和教訓,1990年以來,中國學人群體的佈道、造就、牧養模式,如何因時因人制宜,如何應用在這新一代的學生禾場,本書中M11《蘭莘華人基督教會》、W08《洛杉磯神州團契到神州教會》、M13《一個校園教會的建立》均有探討。
可惜本書因時間及人力有限,對於1990年至今,這20幾年在美中國大陸群體的團契和教會發展,未能做全面的收集整理。衷心期盼有志之士,能接續這項重要的研究課題。
從查經班成立為教會的榜樣教訓
歸納本書收集的1970年代、1980年代、1990年代至今,從查經班轉化為教會的記載,我們看到一些可以效法的榜樣和引以為鑑的教訓。這些總結對於今後北美、歐洲、亞洲、澳紐和國內的團契、聚會點轉化為堂會,都可借鏡。
- 明確的異象、使命和實踐
從單一的校園文化、平起平坐的同工關係,進展到全方位的堂會體制之前,必須在禱告中確立本教會的異象前景(Vision),使命宣言(Mission Statement),核心價值(Core Value),事工原理(Philosophy of Ministry),信仰立場,組織從屬(獨立教會或加入宗派),領導治理(牧師傳道人主導、長老集體領導或會眾多數決議),組織章程(By-law),紀律規範(Church Discipline)等。
此外,實踐性作法(聖禮、建堂、植堂、聘牧、婦女角色、金錢奉獻、主日崇拜……),也應在成立教會前後,及早確定。
在本書中,看到一些教會在成立之後發生的危機,都與上述事項有關。這些坦誠分享的心得教訓,至今仍然適用。本書中也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談,可供新成立的教會參考。例如:E08《若歌社區教會的成長》、W04《上帝的手在基督徒會堂》等。李秀全、蘇文隆兩位從牧者角度談《查經班發展為教會的歷史透視》(G05、06),給出了宏觀評述。
- 系統化的慕道、受洗、初信、門徒、事奉訓練
少數從查經班轉型的教會,可能停留在從前迎新送舊、佈道關懷的例行模式,缺乏長期系統化的陪走(天路)、陪讀(聖經)、培育(生命、事奉)的計劃。
北美許多華人教會和福音機構,在同工訓練方面已有很好的實踐和材料,可以資源共享(參本書[海外校園機構]提供的F05《神國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》等)。
- 超越中國人世俗習性的天國文化
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基督徒個人和群體,都必須檢視、醫治,信主前世俗文化對自己的烙印。在美國查經班轉型為教會的成長過程中,也難免看見蒙恩的罪人,尚未完全對付的痕跡。例如:在教會的同工關係中,顧面子而不願謙卑順服;大家長或老大哥放話而非順從聖靈;看重學歷才幹而忽視品格等等(本書G07《痛定思痛》中有很沉痛的訪談)。
今後海內外教會若不想重蹈覆轍,必須在聖靈的光照下,不效法這世界,心意更新而變化,清除鬥爭文化的遺害,建立“用愛心互相寬容,用和平彼此聯絡”,“存心謙卑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”的天國文化。這種天國文化的體現,必須願意“與基督同釘十字架”,走出“本地本族父家”中的負面影響,才會見效。
- 在共信之處同心協力分工
北美的華人教會常因人才過盛,同工同“攻”,相敬如“兵”之事時有所聞。再加上來自不同教會背景的人,若堅持己見,就必然上演相鬥內耗的悲劇。本書中若歌教會分享,他們找出“最沒有背景色彩的共信重點,就是:傳福音給不認識主的人……我們一同來傳福音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種‘集體佈道’,取長補短,有許多地方比所謂‘個人佈道’有功效得多……以傳福音為宗旨,教會自然會成長。”
在決策方面,若歌教會的模式是“牧長團隊來尋求主的旨意,決定‘什麼是我們該做的事’ ……執事團隊的責任是決定‘怎麼把一件事做得好’……將近90位團契與小組長所形成的同工群……決定誰按著執事擬定的方法,去‘做那該做的事’……教會的三層同工,各有不同的職事和責任,互相配合。”(E08《若歌社區基督教會的成長》)
本書中,亞特蘭大華人教會,分享他們強勁穩健成長的內在因素之一,是“平凡”:“沒有著名的傳道人,沒有大有證道恩賜的牧師,沒有權柄蓋世的長老,強勢的領袖人物最終都被上帝領走,重任在肩的人,都是自認為不行的人;不懂、不行、不配,是他們那裡聽得最多的。而許多平凡的信徒,沒有職分,沒有掌聲,幾十年如一日,默默無聲地做主工,是建造教會的主力軍……這裡是一片平凡信徒擺上的普普通通的黃土地,當種子落地,風雨後便是收穫的季節。”(E26《關乎永恆的傳說》)。
北加州的基督徒會堂,回顧他們教會一貫的的事奉原則是:“全民皆祭司,人人參與事奉,彼此在所領受的恩賜上配搭,沒有聖職人員和平信徒之分。”(W03《使無變有的神》)。
這幾個教會“在共信之處同心協力”的理念,極佳的強化了同工之間的事奉關係,也為獨立教會傳道人和長執之間可能的張力,提供了美好的解決之道。
- 主內一家的氛圍和實質
在本書每一篇回顧教會成長的文章中,幾乎都談到查經班和教會,那種親切溫暖的肢體生活:
“記得暑假有段時間,我們好些弟兄姊妹在Amherst College一處地勢高又開闊的草地上,一同靈修,細嘗清晨甘露,使我們彼此都得鼓勵“(E05《憶在安城查經班的日子》)。
“游師母那時剛生了老大,還要肩負裡裡外外大小事情,頓有能力不能勝之感。查經班為了幫助他們,就輪流安排姊妹在聚會時替她看顧新生嬰兒,好讓師母能輕鬆一下享受她最喜愛的彈琴唱詩。一位姓童的姐妹更是考慮周到,發動大家在某名餐館訂了一桌菜,好讓牧師、師母兩人,能單獨在羅曼蒂克的氛圍下享受一頓晚餐”(E18《那10年飛逝的歲月》)。
對海外學子和移民而言,主內一家,親如手足,“不要問我從哪裡來”(不問出身背景經歷,只關心身體心靈需要);這些是教會在海外華人社會中,最美好的見證。
- 家有一老,如獲至寶
北美華人教會和其他地區相比,最明顯的優勢是,擁有眾多極傑出卓越的長輩。尤其1960-1980年之間來美留學的這一代,目前年逾花甲,不少人已成為了退休人士;他們的智慧經驗和屬靈生命,都屬最成熟的階段。他們是教會中何其寶貴的資源,若能善用其專長,對神國的眾事工,必有無以倫比的貢獻。
本書《展望篇》特約了5篇文章,針對這一代人發出中國、歐洲、北美的“馬其頓呼聲”,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服事之路。
結語
這本書共收集70篇文章,呈現了美國華人教會在1950至1980年代那40年來,從查經班成立成長,轉化為教會的史實和評述。
這是廣義(海內外)的中國教會歷史中,一段獨特的時空記錄。雖然這些敘述只是美國這塊新大陸一部分華人基督徒的生命經歷,但我們卻深信這裡每一個人和群體的故事,是流向上帝那救恩歷史長河的一條條小溪,在神國的大故事(His Story)中,匯集交流,源遠流長。
本書作者們欣然回首,認知當年那十載寒窗,含著淚水,禱告呼求,敞開笑容,口唱心和,同工同行的日子,都非偶然。每一個認識上帝、事奉上帝的生命體驗,每一次在查經班和教會的生聚教訓,都可以溫故知新,成為今後美歐亞澳紐地區,學生團契轉化為教會的參考書。海外的這些經驗,也可為國內城市聚會點轉化成堂會,提供借鏡。每一位走過這段時空的見證人,更應傳承這些年領受的恩言和恩賜,提攜新一代,承接新使命。
出於這樣的願景,我們出版這本非學術性的歷史見證文集。2013年5月,我們接到當時在北京工作的白石弟兄建議,經過禱告徵詢後,從8月起成立編輯委員會,開始策劃邀稿。當消息傳出,陸續收到了許多文章、訪談、照片,不禁心馳神往。那一篇篇樸實生動的見證透視,那一張張當年風華正茂,如今老練睿智的臉孔,都述說著上帝在海內外繼往開來的故事。
在編選收集的過程中,許多在回顧中曾出現的名字,如今無法聯絡;不少應該採訪的前輩故老,已經回到天家。在美國還有一些由查經班成立的教會,可惜此次未能得到資料。這些遺珠之憾,只好將來在本書的網站(www.cbsghistory.org)補上。若是讀者知道有一些照片、資料、見證,是值得加添的,請隨時電郵給本書主編蘇文峰:esu@oc.org。
本書的內容,聚焦在1950年至1980年代,這40年期間美國華人查經班轉化為教會的報導。若有學者立志寫出較完備的美國華人教會史,可能尚需整理至少3方面的資料,是本書沒有包括在內的:
- 從美國大宗派成立的教會(Denominational Church):如浸信會、宣道會、長老會、衛理公會、信義會、播道會……等。
- 由傳道人拓荒植堂的教會:如基督之家、靈糧堂、台福教會……等。
- 1990年代至今,華人教會(尤其中國大陸背景群體)的發展及檢討。
致謝
本書的出版歷時2年,有許多弟兄姊妹以義工身份配搭事奉。最初成立的編委會主要由幾位退休人士組成。馬匡贊擔任執行主任,張文辛負責人力資源,吳仙昌和周媛媛協助編輯改稿,郭博安、劉慶祥、裴重生、鄭會賓協助採訪。楊文建、張紀德、賀宗寧及幾位老哥老姐協助推介並邀約他們的老友寫稿。吳期馨、陳慶真、李志航,協助收集松溪夏令會的照片。有些年代久遠的照片,經陳小石幫忙優化修飾。這是本書最早約30篇文章的來源。
接下來,我們從全美國約2000個華人教會的名錄中,逐一找出有網站的教會約500間,先選出其網站中有“歷史”報導的教會約50間,再挑選1960-1980年代由查經班成立的教會,符合本書目標的教會約20間。從中再選取有聯絡姓名資料的10-12間教會,逐一發信或打電話,邀約他們補充網頁的歷史資料和照片。
這項艱鉅的任務由7位有家室有工作的中年弟兄姊妹承擔:李慧君、盧穎俊、陳企美、王浴德、黎登全、黃文輝、孫莉莉。經過他們下班後積極不懈的聯絡,幾乎每一個知道這消息的教會和查經班,都欣然答應指派專人執筆,令我們喜出望外。這些文章在一個月內就完成,明顯看見眾教會對這出版計劃的認同。
其餘幾篇文章轉載自一些教會的週年紀念特刊,及蘇文峰、鄭期英夫婦1980-1992年主編《使者雜誌》時,每期特闢的“查經班專頁”。到了2014年底,全美東、中、西部3大區都有教會共襄盛舉;縱覽性的評析和展望性的透視,均告完成。最後經鄭期英總校對,於2015年2月,請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排版,2015年8月由[海外校園機構]在北美發行。
願一切頌讚榮耀,都歸於在海內外華人教會及校園中,成就大事的天父上帝。